一月十七日《信報》曹仁超「投資者日記」談及行業分析:
我地係咪了解每一個行業?
一、製造業嘅利潤係原材料加工資,再加生財機器嘅折舊率;毛利率來自兩者差價(產品售價減原材料及工資)。影響利潤最大係工廠使用率,如60%開工率,工廠肯定蝕本、70%開工率可打和、80%開工率獲利、90%開工率純利急升。
二、零售業嘅利潤主要係入貨價同零售價之差。工資、舖租係固定成本,即利潤來自產品流轉速度,例如能否大量售出。存貨愈少,利潤愈好。
三、服務業(例如證券行、軟件編寫等)主要由行業盛衰決定。例如港交所(388)去年股價上升一倍,理由係去年證券業興旺,而非港交所職員較2005年勤力一倍。
四、Franchising。主要睇企業對品牌嘅品質及服務控制係咪成功。例如麥當勞就係最成功經營franchising公司之一。本港唔少上市公司近年內地亦做franchising,但至今成功嘅企業極少。思捷環球(330)係少數能保持品牌形象嘅企業之一,但市場喺歐洲,一旦品質及形象受損,可連累整個franchising業務;又例如金利來(533)。近年成功嘅例子有大快活(052),透過將品質及形象重新提升為中產階級服務而令純利大升,股價亦大幅回升。
五、收購合併。至今為止,香港嘅成功例子主要係銀行業,而其他行業只有利豐(494)等。一次成功嘅收購,可產生「一加一等於二點五」嘅效益;反之,一次壞嘅收購,可以係「木馬屠城記」(即引敵人入自己公司)。
唔同行業,需要嘅分析技巧亦唔同。分析唔係一般人想像咁簡單。
要掌握這些分析方法,可以讀大行的研究報告,從中學習其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