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22, 2004

《胡桃夾子》中的美妙音符

每年聖誕節,世界各地均會上演《胡桃夾子》(Nutcracker),據說不少芭蕾舞團皆籍這套劇目取得穩定的收入。這套《胡桃夾子》是柴可夫斯基對俄國芭蕾舞劇的重要貢獻之一,雖然與他另外兩出名作《天鵝湖》(Swan Lake)、《睡美人》(Sleeping Beauty)相較,故事性不強,但劇中的《胡桃夾子組曲》(The Nutcracker Suite, Op. 71a)卻更深入民心。

《胡桃夾子》的故事改編至德國作家霍夫曼(E.T.A. Hoffmann)的童話《胡桃夾子與鼠王》(Nutcracker and the Mouse King),全劇分爲兩幕﹕一名小女孩克拉拉(Clara)在聖誕夜收到一個胡桃夾子作禮物,深宵時鼠王帶著老鼠軍進襲,眼見玩具士兵處於劣勢,她勇敢地協助胡桃夾子打敗鼠王。第二幕胡桃夾子變成王子,帶著克拉拉遊覽幻境,觀賞各式曼妙舞蹈。結尾時克拉拉醒來,望到身邊的胡桃夾子,才發現是南柯一夢。

這齣舞劇故事主線簡單,小孩子也可輕易投入,尤其是第一幕的玩具兵與老鼠軍的緊張大戰,不過第二幕的劇情明顯已有些拉拖。柴可夫斯基似乎也明白第二幕的情節太薄弱,故加入了很多各具特色的舞曲,令全劇可觀性大增﹕包括俄羅斯的特雷帕克舞曲(Trepak)、阿拉伯舞曲(Arab Dance)、西班牙舞曲(Spanish Dance)、中國舞曲(Chinese Dance)和花之華爾滋(Waltz of the Flowers)等。

全劇音樂旋律華美,從開首的小序曲(Miniature Overture)、兒童的進行曲(March)到花之華爾滋,都令人愛不釋手。柴可夫斯基在音樂上也花了不少心思,例如在第一幕末段聖誕樹長大的一場,樂團的配樂既結合聖誕樹變化的描繪,亦包含克拉拉的心理活動的刻劃,更在最後的變奏中加入當時發明不久的鋼片琴(celesta)。柴可夫斯基亦運用了短笛 (piccolo)在中國舞曲之中,希望活潑尖利的帶出東方特色,雖然中國人往往難覺親切,對西方人而言卻非常新鮮。

柴可夫斯基趕及在1892年聖誕前夕推出這一部佳作,陪伴他度過人生最後的冬季。或許他這齣芭蕾舞劇,是希望爲觀衆帶來歡樂和溫暖,亦令大家在佳節當前,再次重拾童年的夢想。

後記:最後一篇在2003年發表在古典音樂網的古典音樂介紹,寫得馬馬虎虎吧。特在耶誕當前重貼,祝大家佳節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