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November 27, 2005

Movies watched in November 2005

The Toll of the Sea (1922, Chester M. Franklin) - 5/10
Piccadilly (1929, E.A. Dupont) - 7/10
Shimaizaka (1985, 大林宣彥) - 4/10
Nine 1/2 Weeks (1986, Adrian Lyne) - 6/10
紅河谷 (1999, 馮小寧) - 4/10

Saturday, November 26, 2005

淘寶記:掏 Verve 報告敬答 K.

Ella 的耶誕歌曲集

上一次在淘寶記講到 Verve 的 Master Edition 唱片特價。在印象中,Verve 少搞這種規模的大特賣,因此,敝人後來又心安理得地多賣了一堆,例如經典作《The Complete Gerry Mulligan Meets Ben Webster Sessions》和 Billie Holliday 的《Songs For Distingué Lovers》,其餘就是 Chick Corea、Ella Fitzgerald、Lambert, Hendricks & Ross 三人組、Oscar Peterson 的作品,和三張古典樂唱片。

Ella 的那張是《Ella Wishes You a Swinging Christmas》,剛巧只剩一張,立即拿下,比原版大碟多了六軌(其中三軌是 alternative takes),52分半鐘,如果你想要一張音色厚暖具水準的耶誕歌曲集,這張真是不貳之選,放心買好了。

而貴客 K. 早前問「淘寶記」系列可否加上淘寶地點?遲了點覆。得知你對那些唱片有興趣,不過,前天特地再去想多「搜掠」,發現 Verve 的特賣已到尾聲,部份已恢復正價售賣,所以你未必能夠像敝人般予取予攜了。但因消費大節臨近,又開始新一輪特賣,不妨去看看。

至於淘寶地點呢?有時會在文中以別名點出,不過由於敝人非以寫消費指南為初旨,故一律不直提寶號(當然,如商店肯付廣告費則會個別處理)。其實本地有最多類型唱片,亦能常做大特價的唱片連鎖店沒有多少間,優惠亦大同小異,像敝人淘寶舊文〈Less than a dollar〉已寫得昭然若揭。

去這些連鎖店本身沒甚麼好寫,簡而言之,多逛就成。不過,買碟敗家一段時間,覺得在香港買非流行曲類唱片不夠爽:一來價錢不平,連特價貨也比台灣賣的貴;二來地方亦越見少,好像某大型唱片旗艦店早前將其整整半大層古典音樂部,變成「古典爵士音樂角」。而兩岸三地比較,應以台灣唱片零售最為多元蓬勃,這當然要高質樂迷支持;剛帶領柏林愛樂樂團到過三地表演的西蒙‧歷圖(Simon Rattle)該可作證。

Friday, November 25, 2005

人禽共感

人禽太近?

近月各地流感通報此起彼落,大有風聲鶴唳之感。

下筆時,中共官方剛證實第三宗人感染 H5N1 禽流感個案,公佈屬疫區的省份達11個,遠至新疆、內蒙,近至雲南、湖南都雞屍遍地。迄今已有超過十多萬隻家禽死亡,數以千萬計被殺。

由以往 SARS 到這幾天中石油化工廠污染水源的處理可見,官方在透明度、消息發佈方面並無多少進步。

大陸已出現禽流感疫情多月,以受影響地區及禽鳥數目之鉅,會不會只有寥寥數宗的人類感染禽流感個案?不要忘記,內地依然人禽雜居,大眾亦嘗野味。家雞雖死,皮肉尚存,何不用五臟廟祭之?

十一月廿一日,著名報章《法蘭克福匯報》(FAZ)報導了日本病毒學家田代真人所提供的數字(德文原文,大紀元相關報導)——至少300人已死亡,和上星期博訊的一篇匿名來稿在數字上頗有接近之處。

當然不希望這些消息是實情,但有時,人能比禽鳥知道得多嗎?

Wednesday, November 23, 2005

淘寶記:上下不同套交情 東西一樣覓知音

十二日特地到旺角一趟,先到「綠野」書店,剛巧看到想買的書--王曾才的《世界現代史》在書架上裹着。中學時已多次在「大漢」書局翻過它,覺得內容翔實,只因太貴沒能帶走;得知現時已印至第三版,價錢反而比初版平,便先下樓到隔鄰別的二樓書店想「格格價」。遍尋不獲後折返,連同陳鼓應的《老莊新論》一同買下。因為透明膠袋中的上下冊略有不同,便問店員是否同一版,回家後發現滿口說是的售貨員還真不可靠——下冊仍是第二版啊!

買書之後就乘電梯,到另一間「高樓書店」。原來 Boswell 的《Life of Samuel Johnson》出了新中譯本,便拿起來看看:只見譯者不時在前言後記中提着錢鍾書和楊絳。翻得正酣之際,男店員就走進來說要關門了。望望電話,八時十分而已;唯有拿起是月的《明報月刊》和一本《日本和歌考》,付款滾蛋。

被迫「看書中斷」給趕跑的我,一星期後決定再到書店,在限時內繼續上回未了之事。執起那本傳記中譯稍察,覺得譯筆實在不怎麼樣,譯者繙這部書當屬越級挑戰,難怪會抬錢鍾書夫婦的名號來拉拉交情,抬抬身價。毅然放下該書後,就胡亂探探──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印行,葉渭渠寫的《日本文化史》最像樣,外觀又精美,便在書店關門前和今月的《萬象》一塊買走。

離開另一處書店甫上小巴,正巧電台節目「黃金的旋律」遞來 Nat King Cole 的醇香美酒——是情歌〈When I Fall in Love〉。膝上擱好書,車跟接開了。望着車外流燈轉,伴隨樂聲歸家去;那晚縱然夜微寒,心頭卻真好滿足。

Sunday, November 20, 2005

淘寶記:特價 Verve 唱片


約莫在九月份開始,著名爵士品牌 Blue Note 和 Verve 相繼減價,過百 CD 供人選擇,機會可謂難逢。我當然不甘後人,先後買進不少歌樂手的碟片,包括 Chet Baker、Count Basie、John Coltrane、Grant Green、Antonio Carlos Jobim、Peggy Lee、Sarah Vaughan、Lester Young 等等,滿載而歸。Verve 這些鐳射唱片均以紙盒包裝,各用新紋色配以原裝 LP 封面,可能易會劃傷,看起來卻相當精緻。

不過其中三兩只的設計較為馬虎,像是圖右的《The Composer of Desafinado, Plays》就過於簡潔,色調老舊,不過尚算一致,內容易聽亦好聽。不過 Count Basie 重組其大樂團後的經典作的封套,就令人不忍卒睹:右側無端露出白色方角,用色亦半紅不黑——看「April in Paris...」的整個標題條框,是如何明顯的從黑黝黝的背景裏給區分出來?

三大名伶的《At Newport》使人失望了些,雖然 Ella Fitzgerald 水準依然,〈Air Mail Special〉的 scatting(擬聲唱)更是精采絕倫;但 Lady Day 已倦怠得半死不活,與年輕麻利的 Carmen McRae 比來教人神傷。除 Verve 外,也見到 EMI 採用「兩合輯單碟價」手法替一批老歌手重修大碟發行,挑了張 Julie London 的《Julie...At Home/Around Midnight》,倒屬唱、錄俱佳,可以多聽之作。

Saturday, November 12, 2005

淘寶記來由

淘寶記似乎與內地 IT 商人馬雲的拍賣網站「淘寶網」有關。不錯,聽聞阿里巴巴會繼續注資及免收費用(不像本地某大拍賣網),而差不多同一時間,我又要為「後雜記」的文章新題費心,心念一動,覺得用「淘寶記」也不錯。我向買東西時要花些時刻,像淘米淘金般下點功夫才可挖到寶。所以,今後一律值得一書的收買都應撥為淘寶一記;當然,如果遇到俗語所謂「中空寶」的情況,亦可以讓我發發牢騷。

淘寶記:二手影碟

《怨女》等三只二手貨

住家附近現在只剩一間影碟出租店(詳情可見〈雜記 I〉),但放上架的新影碟沒有多少投我脾胃,那些甚受租客歡迎的「正版」日﹑韓劇亦通通是偶像劇(如有 NHK 大河劇的話我會再考慮,當然不包括松嶋菜菜子主演的《利家與松》)。幸好店內有一角出售二手影碟,這自然成為我不時到臨之地。

在那裏間中也見到未開封過的 VCD,但對我來說,主菜還是市面難尋的二手貨。例如我曾經見過《暗戀家族》的影碟,而且比自己早前已在雅虎拍賣網買下的來得更完好、更廉宜。雖然此店員工不大識貨(對顧客倒是好事),我所在的屋苑卻不乏識貨之人——那只《暗戀家族》很快就不見了。

一次過買三只最為化算,近來便先後買下《Hud》、《紅河谷》、《四姐妹》,至教我驚喜是找到但漢章改編張愛玲的《怨女》,可惜僅得粵語配音。而我對兩套台灣文藝片《桑園》(1976)和《七夕雨》(1981)就沒有期望,反是因封紙隻字未提製作人員要自己動手。後者是李叔強唯一執導作品,前者難查:原來是廖祥雄導演、影星葛小寶監製之作。

Wednesday, November 02, 2005

再談用英語聊天

上次提到混血兒安德烈所指:香港大學生不會用英語聊天;本來意猶未盡,因雜記文體所限,現在有新文可引,不妨再談談。

《信報》「原是物語」專欄十月二十日寫道:「……安德烈說大部分學生不會用英語交談,這是事實。年輕人的英語語文能力差,自然沒有興趣閱讀外國書籍或雜誌,亦不會聽英文歌,更不會嘗試認識外國文化,自然不懂如何跟外國人打交道。每次我們公司的年輕人要接待外國客戶,他們總是結結巴巴,摸不客戶心意。香港人的生存之道就是要懂得外國文化,比中國同胞更能推銷中國,如果沒有這優勢,香港還有什麼價值?」

孔少林指本地年輕人的英語不濟兼不懂外國文化,並特別推崇新加坡:「新加坡有咖啡館、茶室,年輕人說一口好英語,有大書店,內有各式外國書籍。」從營商角度而言,沒有人會有懷疑新加坡人的英語和專業能力(雖然 Singlish 亦有被揶揄時)。但除硬件以外,新加坡本身的文化水平不見得比香港高明;即使有各式外國書籍,大多數人還是首選實用工具書類,其本土的特色文化也較香港貧瘠多了。

平心而論,香港大學生英語能力並不比其他地方差。無法用英語與外國人聊天,問題是出在個人的文化修養上;因為閒聊與課堂的討論不同,雙方要不斷發掘、製造共同話題,方能「雞啄唔斷」。若和與你所學背景有異的外國交流生交談,只會問他在此習慣嗎?到過廟街、山頂、或海洋公園沒有?這個閒談就很難繼續、深化下去了。試想,港人會有好氣去和一個以為香港在日本的老外談天嗎?

要了解和懂得外國文化,需要時間浸淫,並不是「三個月學成外語」後就會自然而來的,何況單要對一門外語有所大成(如喬志高之對美語),必須對該地文俗有極深厚的理解。當然,懂得外語對了解他國文化一定事半功倍,但亦非先決條件。香港著名軍事評論員馬鼎盛英語不通,不過一說到世界史地、或在電台與「香港第一才子」陶傑談天論地,可也游刃有餘。

專欄作者徐詠璇隨後在報上為港大學生回嘴,質疑安德烈與本土學生沒有來往,也和他自己的「優越感」及「安全感」有關。其實肯到香港交流的學生,一般已較開放;而且安德烈的母親是華人,曾經出任台北市文化局長,對中國文化不見得茫無頭緒。我看徐女士還是反躬自問,鼓勵中外學生多加交流才是。如我上次所言:我們應要「有其他素養和詞彙,與老外閒話家常」,甚或亂談一氣。

最後提提一件教我面紅的事:大學二年級時要上網球課,有次和班上唯一的美國交換生談起電影,發覺那男生當時已涉獵的歐美經典遠超於我,且用 "Fritz Lang was from Germany" 更正了我。你以為他讀電影?原來卻是工商管理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