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pril 22, 2007

影劇月評──2007年4月

《一曲相思情未了》講的是李斯特的風流韻事,拍得不好,但配樂一流

The Thief of Bagdad (月宮寶盒, 1924) ‧Raoul Walsh
[8] ─

The Show Off (1926) ‧Malcolm St. Clair
[6] ─ 最早改編至 George Kelly 百老匯喜劇的電影版,亦是唯一的默片版本,(另有1934年、1946年以及1930年 Herman Mankiewicz 改編的《Men Are Like That》三版,)講述一個喜充大頭的「吹水佬」,弄至家人幾陷絕景,最後良心發現將功補過。故事非常老套,從50年代後未見改編可見,它與劇作家一樣已屬「過期」。雖然主角惹人煩厭,惟導演敘事流暢,Louise Brooks 又亮麗登場,終究都值一看。

A Star Is Born (1937) ‧William A. Wellman
[7] ─

The Thief of Bagdad (月宮寶盒, 1940) ‧Ludwig Berger, Michael Powell & Tim Whelan
[8] ─

Waterloo Bridge (魂斷藍橋, 1940) ‧Mervyn LeRoy
[6] ─

A Song to Remember (一曲難忘, 1945) ‧Charles Vidor
[6] ─

Song Without End (一曲相思情未了, 1960) ‧Charles Vidor & George Cukor
[5] ─

What's New, Pussycat (風流紳士, 1965) ‧Clive Donner
[6] ─ 活地阿倫初試啼聲的編劇作,自己亦有粉墨上場,其他包括演「女人湯丸」的彼德奧圖以及 Peter Sellers(演怪人 Dr. Fritz Fassbender)。如活地早期作品一樣,形式鬆散,笑料不乏,又有 Paula Prentiss、Capucine、Ursula Andress 等美女點綴。尾段在追追逐逐中變為 anarchic slapstick,而一場旅館房間混戰,更令人想起馬克斯兄弟在《歌劇院之夜》中的一幕船艙經典。

McCabe & Mrs. Miller (寂戀春樓, 1971) ‧Robert Altman
[8] ─

New York, New York (1977) ‧Martin Scorsese
[7] ─

Ten to Chi to (天與地, 1990) ‧角川春樹
[5] ─ 由前角川書店社長角川春樹執導,內容取自海音寺潮五郎的同名小說,講述日本戰國時期「越後之龍」上杉謙信(原角屬意渡邊謙,現為榎木孝明)與武田信玄(津川雅彥飾)於川中島大戰的故事。雖然號稱投入過百億日圓於加拿大攝製,但電影敘事紊亂,不諳背景者會看得發悶且一頭霧水,不過其美術、配樂、場面及服裝(步兵面罩除外)均甚可觀,日本歷史及戰史迷該可看看。

Impromptu (春光奏鳴曲, 1991) ‧James Lapine
[6] ─

Jarhead (平頭日記, 2005) ‧Sam Mendes
[7] ─

Wednesday, April 04, 2007

《讀書好》梁文道專訪董橋

本是舊聞,不過還是想在此節錄貼出一篇董橋專訪,文章來自上月出版的免費讀書雜誌《讀書好》,由社長梁文道執筆。雖然下面基本不算是甚麼節錄,但正如梁文開首所言,董橋身為《蘋果日報》社長,「極少接受媒體採訪」,加上採訪者並非乏乏,足堪細讀也。

梁:董先生,你之前在電話裏說不可能介紹你最喜歡的書,這是為甚麼?

董:因為老了,我就覺得沒有一本書是最好的。在我們老人家心裏面看,好書無非就是裏面有一些段落好,它不可能全本都好。比如說季羨林的書我肯定會看,它好就好在他寫出了那一代人經歷過的氣氛,氣氛是好的;然後是那些資料,對我們下一代人寫東西有用。

楊絳的東西也是一樣,文字當然好。但你說她的書算不算是經典?根本沒有經典這回事,書好的都是某一個段落好,某一個chapter好,或者是某一個conclusion好,它不可能完美。包括現在所有的經典,英國的、美國的,海明威也好,當你全部再重看的時候,就會發現瑕疵。
……
我發現,每一本書跟漂亮的女人一樣,我看到漂亮的女孩子,我會心動,我會想抱抱她,可是我不會想到要跟她結婚,當你靠近她的時候,你總是會發現一些缺點,你距離遠一點看的話,很漂亮,很迷人。書也一樣。

梁:你是不是年紀大了以後,眼光挑剔了。

董:所以這是老年的悲哀,也是老年的bonus。悲哀是沒有了年輕時候的,因為你看到的人生,不是那麼容易就有joyful的東西在裏面;它是你的bonus,因為人生不可能是完美的,就等如一本書不可能從頭到尾,from cover to cover都是完美的,這是不可能。
……
大陸呢,老實說,文字寫得好的,真的沒有幾個,就像陶傑講的,他們的文字污染了。比如說像陸灝這樣子算很好了,能夠在六百、七百字的專欄裏面,安排成這樣的一個敘述。可是,我也不能要求年輕人太多,你們的文章每一篇裏面有多一點自己original的看法就好。可是怎麼樣把那點originality化在你的文章裏面呢?這是我一路想說、正在做的一件事情。

我現在看書不留書,看完後我就送給會喜歡它的人。這樣感覺上可以保持我的originality,我會受它的影響,可是我不要它擺在我身邊,我寫文章的時候就不會受它影響。
……
董:書在我手上,它的作者死掉了,我就像在瞻仰他的遺容,他的遺容很靜,一點都不動。這時我的感覺會很靈敏,如果他寫得不好,我看兩眼就扔掉;寫得好,我就會試圖感覺他寫的時候在想甚麼,他想怎麼樣安排。有的作家好在那裏?好在他肯經營,而且他讓你看到他的經營。過去所有的理論都說不要太經營,錯了。那要看你的斧痕有多深,太深太露就不好,有一點斧痕才看到價值所在。例如楊絳的文章,看多了,我發現真的有斧痕,她的東西一定改過。後來我問她,她果然說有。我想就是這樣,再平淡也要有經營。

至於張愛玲,我真覺得她好,她好在不怕把她自己全部擺進作品。她是一個現代人,同時又是三十年代的人,那是我最懷念的時代,她把自己那個時代完全放進她的書,她的文章,她的每一句話裏。她又是個天才,不是因為她的小說佈局好、故事好;不是,而是她的文字好。她能夠在某個地方巧妙放進一個靈敏的觀察,很平易簡單的就寫出來了。你看的時候簡直想哭,為甚麼會有人看到這個東西?

白先勇也好,可是白先勇的好跟張愛玲不一樣。白先勇是一個貴公子,穿着得很整齊,隨着月亮出來,然後走到院子去,跟朋友聊聊天……,他會很着意在這個亭園裏面自己的身份是甚麼。這個亭園這個環境給他甚麼感覺,他都會寫得好。張愛玲不同,她可以到處鑽,她根本就不覺得自己是一個人,她成了一個鬼。人家看不到她,她卻在整個院子裏走來走去,甚麼都看到了。然後她挑一樣東西來寫,就像摘一朵花,隨隨便便。這就叫做落花流水皆文章,真不容易。
……
我覺得不要把書看成是神聖的東西,這個一定要改,第一,不要以為看書很偉大,不要以為看書很重要,完全不重要,完全不偉大,喜歡看就看,不喜歡看就不看,如果你的孩子不喜歡文字的話,讓他去玩吧,不能勉強,just take it easy。

台灣老說要營造一個書香社會。我說能嗎?可以營造嗎?營造得起來嗎?香港也是。最重要的是甚麼呢?你到香港大學、中文大學,你會看到professor在小路上散步,或者閒坐池邊嗎?None。現沒有一個學者可以在那裏sit back,讓你看了之後說:He is the Professor!這個社會會有書香嗎?很難吧。

我對香港有某程度的幻滅,也還有程度的希望。這地方太淺了,太過instant。我只希望偶然會看到一兩個比較cultural的東西,白雪仙的《帝女花》我看了,很好。可是你說香港最近十年、二十年,有沒有甚麼香港人寫的書特別好?這個是非常serious的問題。一個社會不能產生到一個寫好書的人,這個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
董:不是特別糟,而是特別叫人遺憾。她底子好,有充份的條件。很多人都懂外文,先天條件很好。叫人遺憾的是還沒有一個人,一個老師可以感化一群學生,去淘這樣可貴的資產。你有英文的底子,你有那麼多的窗口給你看外面的東西,你有最自由的資訊在裏面,卻沒有真的好好用到。人家大陸很多文字都看不到,沒有那麼自由……

然後文字又被徹底污染了。你說大陸有甚麼好作家?都是些老作家,其他人真的看不下去。一個作家不能有居心,一個作家跟一個人一樣,你必須坦蕩蕩,你必須沒有任何居心。
……
做人,我現在就是希望還沒有做好文章之前先做好人。浦心畬教張大千畫畫教了半天,教了甚麼呢?他會問張大千:「寫了詩沒有?」「有呀……教我畫畫為甚麼問我寫了詩沒有呢?」「寫吧寫吧,寫得多自然會畫。」為甚麼?是要他培養詩裏面的畫意,先打底,至於技術、技巧,那太容易了,練練就行了;但是胸懷難。你說我們做人是不是一樣?真的是心裏面要有正氣。
……
一千萬個人裏面可能只有一個人做得了乩童,一上身就來,你要我黑變白,白變黑都行,而陶傑做到了。你說是不是很驚人?當我看到他的時候我很高興也很可惜。我知道陳子善給他在上海出書,可是中國大陸的讀者看不懂他的東西,還有很多東西出不了。

梁:近年大陸重新流行胡適,你覺得如何。

董:我想起一九六一年在台灣,胡先生到師範大學演講,我跟同學躲進去看他上課,胡先生那時候很老了。從小看那麼多胡適的書,突然他就在你面前。胡先生很瀟灑,講話也很溫柔。那天天氣冷,他看見有個女生坐在窗口旁邊,他就走下來,把窗關上,輕聲問一句:「冷吧!」然後回去再講。

又有一次在中央研究院,他死前不久。我們看到胡先生走過,主動對著我們這些年輕人招手微笑。

這個人真是動人,他不是漂亮,他是真正的胡適之,形容間有一種很堅定的信仰在裏面。這些民國的老人家真的要重新捧出來,因為中國不能這樣斷掉。因為他們是比現代的中國人更有價值的中國人,因為他曾看到另外一面的世界。
這份雙月刊的首期作者除梁文道外,尚有「原復生」蔡東豪、學者呂大樂、上書局執行策劃人鄺穎萱等,你意猶未盡的話,可到《讀書好》的網站再讀。讀不慣數碼版,則可到全港各大書局及新鴻基地產旗下多個商場索閱印刷版。為何只有新地旗下商場才有這份雜誌?因為雜誌出生還多得新地的物質支持,這是集團應得的privilege罷?

Sunday, April 01, 2007

2007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

綜合實力TOP10 (可參考全表)
排名 企業名稱
1 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2 中國海外發展有限公司
3 合生創展集團有限公司
4 北京首都開發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5 保利房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6 恒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
7 大華集團
8 綠城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
9 新世界中國地產有限公司
10 復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盈利性TOP10
排名 企業名稱
1 中國海外發展有限公司
2 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3 綠城房地産集團有限公司
4 合生創展集團有限公司
5 保利房地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6 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7 上海三盛宏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8 江蘇新城房産股份有限公司
9 寧波銀億集團有限公司
10 中新集團(控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