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y 30, 2005

談風水

老爸甚為篤信風水,常詳閱報載的風水逸聞。如前排有關已故林百欣後人返鄉覓地,或曾蔭權家山風水如何之類,他都看得津津有味。不過記憶中,他只是羨慕人家的多,曾說祖先墳地對子孫禍福關係至大,卻未有勞師請過堪輿相士視察家宅。

風水大抵承自遠古宗教行為,由陰陽之說繁衍而來,至今國人依然對它深信不疑,連洋來的迪士尼樂園都未能免俗(有指其大門更刻意傾斜)。印象裏似乎政商中人較留意風水擺設事宜;或因求權與貴者自知無法預測太多環境外力,藉此求個心安,可以理解。

不過我很贊同李汝珍所言:「況善風水之人,豈無父母,若有好地,何不留為自用?如果一得美地,即能發達,那通曉地理的發達曾有幾人?」(《鏡花緣》)風水之說,信則有,不信則無。即係信者,亦要適可而止,不可事事交諸命理矣。

Thursday, May 26, 2005

雜記 VI:爵士好貨‧唱得女新人‧《野菊之墓》

一. 在連鎖店看古典音樂特價品無斬獲,反而見一堆 jazz 中有不少好貨,沒有辦法不趁機執點,於是買了 Miles Davis 的《Porgy and Bess》與《Sketches of Spain》,以及他和 Julian Cannonball Adderley 掛頭牌的經典《Somethin' Else》。後者是很動聽的爵士樂專輯,相當適合初入門者,包你聽到頭軌〈Autumn Leaves〉與我一樣載歌載舞(不只聽 Mozart 會早操)。John Coltrane《A Love Supreme》亦不能不買。雖然 Chet Baker 的 vocal 大碟也在,但補給不足,暫且鳴金收兵。

二. 近期三位本地女新人先後推出新專輯,且都算得上是「唱得」。多國混血兒衛慧 Janice 的大碟全部翻唱過氣天王黎明的舊歌,卻教人驚奇地發現:這些 pop ballads 原來可以這樣好聽。Janice 的甜美歌聲與不純粵音,令人在 lounge 上慵懶不已。創作歌手王菀芝的 Ivana 新輯整體亦可以,帶著生澀,最順耳的無疑是重新演繹的〈我真的受傷了〉與〈一秒感動〉。謝安琪的《Kay One》成績較次,不過〈姿色份子〉和〈The One and Only〉也有水準。

三. 本不欲花錢借伊藤左千夫的《野菊之墓》,皆只會拿來翻翻,但終還是付了兩元半給這本小說選。縱然算得上是伊藤的小說代表作,但這中篇其實筆法樸拙,平鋪直述,算不上優秀。大抵作者用心較熱與文章鄉土味重(可作筆鈍的正語)算是可取。伊藤弟子齋藤茂吉也指出其技巧問題,但亦寫到詩人曾在短歌會朗讀至涕淚交流,可見下筆時摯情若此。電影《卿如野菊花》己刪去婆媽掃墓的一節,木下惠介今趟忠實拍來已比原作收斂。哈,想不到我在〈令人淚下的《卿如野菊花》〉文中批評的哭聲原來其來有自。

四. 這兩天花了些時間重新整理了狗窩,由現時的背景範本(template,Blogger 官方中譯)到舊帖都好好弄過。今次特地換去了那一個用了不少時日,但已破破爛爛的裝潢,新用的還是名為「Dots」的即用範本,只去掉了那些波點罷,反有簡潔一新的感覺。畢竟在舊的那個「Rounders」上稍作變更都嫌限制太大,動輒要用上美工軟件,未免費時失事。

Saturday, May 21, 2005

傅聰父親的家書

傅雷

今日戴天在《信報》說起一篇傅聰談傅雷的訪問,我隨即上網尋得上海《文匯報》的撮要,以及《新聞晚報》相關的另一篇,在此與看官共享。雖非《新民晚報》原文,大體相去不遠。傅雷的人品才識向來都令我佩服至極,傅聰雖遜於其父,但能指出父親在《傅雷家書》是「跟另外一個自己在交流」,亦係灼見。

這可解釋何以傅聰層次未及,傅雷後期的淘寫依然著力湛深,幾乎不理兒子領會否。記得年頭董橋在「小風景」一文中,寫到自己半百後看傅雷的家書,「我才猛然認出毛筆小楷字裏行間鬆鬆緊緊的拿捏,用情處泛起的鋒芒確是周作人營造不出的疏朗。傅老先生的學養畢竟拌着西學的真知。」《傅雷家書》是少數可堪不斷重讀的好書。

Amartya Sen 的「安妮荷爾時刻」

麥克魯漢(右)與活地阿倫(中)的 Annie Hall moment

五月二十日,《信報》「原是物語」專欄轉述了《華爾街日報》的文章,為敝人介紹了一個「安妮荷爾時刻」(Annie Hall moment)。本來想原文抄錄,但講《安妮荷爾》的一段連續出現四個英文名稱錯誤,不介意的話先由我操刀簡介。(查《華爾街日報》原文未見問題,只能說作者抄錯,但報社編輯連六十年代炙手可熱的傳媒學者麥克魯漢三次有誤也放過,似乎有點……)

安妮荷爾》(1977)有這樣一幕:活地阿倫(Woody Allen)排隊看戲,後面一中年男士由貝克特開始,向女伴滔滔不絕,活地指他胡解麥克魯漢的理論,該男士則表示自己在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教傳媒理論,不會有誤。接著神奇的事發生了,活地竟在別處拉來麥克魯漢(Malshall McLuhan),麥氏親自指斥男子亂解一通,還能誤人子弟,活地阿倫最後加句:"Don't you wish life were like that?"

當然,敝人腦海中深印象的「安妮荷爾時刻」還有很多。不過《華爾街日報》用這個名詞去形容印度裔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Amartya Sen(現時研究貧窮的權威)二月在港演講遭遇的事,則甚為傳神。以下敝人會「挪用」專欄部份文字:話說當時 Amartya Sen 「認為脫貧必須首先改善醫療制度,他特別表揚毛澤東,認為中國在文革時期推行的國有醫療制度,為國家日後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並列出一大堆數據去支持他的論點」。

不過台下有從事金融業的單偉健發言,「他介紹自己在文革時期曾是『赤腳醫生』,親眼目睹農村地區的醫療制度崩潰」,認為「國有醫療制度是行不通的」。他說八十年代遊台,被那處的醫療打動,「並指出:『假如人民有權選擇,沒有人會選擇當時的醫療制度。』大家可以想像到當時氣氛是如何尷尬。」其實 Sen 若能在中國土地上避重就輕,不沾這大膽理論,斷不會這樣給戳破。以後吹牛皮,切記要提防「安妮荷爾時刻」。

在靚戲院看新電影

靚戲院中看公主Eva Green

十七日在 Palace IFC 戲院看近期大片《天國驕雄》(Kingdom of Heaven),這可是我年多以來首次重臨戲院看新作。(上一次是《非洲的天使》[Nowhere in Africa],在〈戲院怪談〉一文中有述。)本來戲沒甚麼好說,不過首次在 IFC 觀影,稍為一記。

話說 IFC 戲院年初落成後,一度重播舊片,走高檔路線,環境舒適甚得影迷讚賞。聞名不如見面,這次我與友人六時許到來,坐進最大的5號院,坐椅空間寬敞闊落(我的膝蓋不會頂到前座),加上四周觀眾只有三十人(自然少人出恭入敬響鈴鈴),看這部近兩個半小時的出爐大片實在適合不過。放時音響也極好,看完僅有便意,身心狀態甚佳(已排除電影因素)。我慣等到連片尾製作名單出完才離場,今次亦不例外,當我與友人在討論片中武器時,數名工作人員已用狂風捲落葉之態執拾四周。似乎平常少有我等閒人,他們才習慣如此快手。

片真正播完後,哥倆在帶座員微笑中離場,施施然享受人潮已去的洗手間,裝潢亦一流,令人不得不同意花這四十元可謂化算。至於電影,在看過列尼史葛(Ridley Scott)的「鬥獸屠宰」(即《帝國驕雄》)與「電玩城戰」(即《黑鷹十五小時》)後,用神大可免。全程帶面罩的愛德華諾頓(Edward Norton,事後發現)比主角 Orlando Bloom 演來要更好,當然,要演這個由鐵匠搖身變成的 Achilles(刀槍不入)加墨翟(守城無敵)混合成的偽君子(人前大義,背後殺神父淫人妻),實在不容易。據知本來已不屬意 Bloom 來擔正,如今要怪演員,不如請史葛爵士先搞好編導吧。

女角伊娃格連(Eva Green)在《紐約時報》訪問中曾指此片並非一般白痴荷里活片,是有實質內容的電影("It's not like a stupid Hollywood movie. It's a movie with substance. It's very clever and brave...")。同意它並不蠢,滑頭,但若要談 substance 的話,我想,只有伊娃臉上的雀子算得上深刻……

Thursday, May 19, 2005

Revival of Sudoku

An example of Sudoku

Sudoku is an old puzzle, like many folk games, now we hardly know who discovered it. As the name Su doku (数独) reveals, it was valued in Japan. This puzzle is introduced to Britain recently and widely spreads. Thanks to a retired judge from Hong Kong, Wayne Gould (高樂德), he learned and popularised it from Nippon (also with his self-produced software). A number of British newspapers like the Times, the Daily Mail and the Independent have started to print with a section of Sudoku. It is a game of simple rule (just fill in 1-9 in columns, rows and grids), but difficult one (you could try the advanced level). Would it replace the crossword section some day? Interested could have a look in the Times.

Tuesday, May 10, 2005

令人淚下的《卿如野菊花》

龍膽草與野菊花

看電影鮮有給感動得流淚,能令我含淚的電影已算很不錯,但想不到今年香港國際電影節放映木下惠介的這部《卿如野菊花》(1955),就第一次令我在戲院裏熱淚盈眶。

《卿如野菊花》改編至日本和歌詩人伊藤左千夫(1864-1913)的首部小說《野菊之墓》,據悉取材自個人經歷;夏目漱石就曾讚它淒美淡泊,可讀百編。前排想在公共圖書館借來一看,但發現僅有的五本中譯盡給借走,因此少了文本對讀的一層樂趣。

電影劇情現在看是老掉牙:故事由一個七十歲老人回憶開始,當年他十五歲,與來家幫工的表姊民子意合情投。因為鄉下人閒話,少年母親愛子深切,提前把他送去省城讀書,少年寒假返鄉後才得知女孩已嫁。少女最後難忘舊情,抑鬱死了,親屬追悔不已。

歷盡情愛的痴男怨女或會對它嗤之以鼻,但若以歷史眼光看來,這部絕對是現時再興的日本「純愛」電影示範作。影像故舊,但如陳年佳釀,越發醇郁;導演以無比懷昔之情,配合自然風光,拍出此般純美佳作,乃我生平僅見。電影將故事搬去了信濃,片中女孩大主角兩歲,這個隔距在今人看來可平常;不過,現在夫婦年齡相隔太大仍會成話題(如〈82/28〉),只差數年的「姊弟戀」依然常被拿作笑談,所以這個女大於男的配對不無時代意義。

此片在於純,男女主角純真相慕,而編導僅以扎實功力,情景交致地描寫兩人在生活中的感情滋長。兩人因輩份不同(窮家表姐只當照顧小弟),遭鄉里譏議,少年母親後來拗不過,拆散無猜兩小。家人便勸遣回家的民子嫁入大戶,即任她如何哀求,少年母親亦當面絕去她的希望。少女痛哭良久,忽而肅默,接受嫁人,卻平靜得教人不安。然後在那場莊嚴卻滿罩愁霧的婚禮行進,木下已經預告了民子的未來,但她抬起首眼神依然堅定,令人動容。後來少女果然小產,返娘家養病,死前沒有埋怨,甚至多謝少年母親。因為她早就看得通透,直達諦念之境:她的痴執,唯有這樣了斷。一往情真得叫人痛。

導演木下惠介總愛在電影中添些不同的新技巧,例如今次回憶故事裏的橢圓形框架,有人說像相框、或像默片遮光,初看教人不大習慣,故有人以為可有可無。我覺得它可能特為觀者腦海回憶而設,下筆時回溯已少突兀之感,它就像人記憶裏的矇矓邊框(故我認為片中框架視覺上應可更好)。老人過場時吟詠短歌則有追念之慨,也合原作風味,有巧思。不過由家人急召在外少年回家一段開始,處理便稍為倉猝,木下最後在少女死時刻意加大嗚嗚哭聲,是全片敗筆,時間雖短,但對作品已造成傷害。

當然,木下惠介指導新進的確功不可沒,飾演民子的有田紀子的質樸演出,無懈可擊,當她與少年上山,幽幽吐露自己太年長而落落不歡時,著實讓我內心揪動。而木下胞弟忠司的配樂也有水準,那些結他(更像是魯特琴)的撥弦令我聯想到西班牙作曲家 Tarrega 的名曲〈阿罕布拉宮的回憶〉(Recuerdos de la Alhambra),一樣撩撥幽情。片末老人帶菊花往祭少女,同時間憑弔內心的灰燼,為旅程劃上裊裊休止符,亦佳。

此齣電影令我仿回昨日,情緒恰度抒發,心靈亦得洗滌;故我離場時反是精神倍增,委實少有。對部份人而言,這應是木下惠介真正感人至深的作品(我就認為比聞名的《二十四隻眼睛》好)。的確,燈亮後我看到不少觀眾仍在抹涕拭淚。

1981年,澤井信一郎改編拍下《野菊之墓》,因是松田聖子的處女作而為人熟知,但據聞與此舊版相差不可以道里計。或許這般純美只當存在黑白電影裏——時代已換,一切無法重營了。

後記:現在才寫四月中觀賞的老電影觀後感,全因我疏懶之故,亦想讓思緒沉澱下來。印象尚存,應該是時候留下這篇薄陋文章。不日也希望會總括看過的七套木下作品。

Friday, May 06, 2005

雜記 V:買碟‧建築美‧薛凱琪

1. 在旺角那一間影碟店買下大島渚的《日本夜與霧》、大林宣彦的《幽異仲夏》和小栗康平的《死の棘》。後來又在隔兩個街口的另一間看看,在標示特價的 DVD 裏找到了 Frank Capra 的《Mr. Deed Goes to Town》與 Howard Hawks 的《His Girl Friday》,分別譯作「富貴浮雲」與「星期五女郎」,後者已經看過,水準著實不錯。

2. 比來發現自己寫帖有一種 obsession,喜歡將分段字數儘量對齊,好好排列,令每帖視覺上保持一點平衡均稱的感覺,不知道是否受這狗窩的裝潢(如果有的話)影響?不得而知,好在這裏容許我這樣「整色整水」,縱然失敗了也沒有甚麼後果。(訪客量低無可低,故此即無影響。)我是否在臨摹聞一多倡言的「建築美」?雖然音樂美、繪畫美是絕對欠奉了。

3. 邁克五月三日在《香港經濟日報》這樣寫阿倫狄龍(Alain Delon):「上電視清談節目,主持人拍他馬屁,口口聲聲稱他『帥哥』,他立即更正:『過氣帥哥!過氣帥哥!』無可奈何的自嘲,也不是每個人都懂得的。……是的,過氣了。幸好電影沒有明確的使用日期,只要自己爭氣,便永遠新鮮。看《怒海沉屍》,看《獨行殺手》,看《洛可兄弟》,那張美麗到接近妖艷的面孔一點也不陳舊,要嫌,只會嫌美得過分。」他認為當今明星中僅吳彥祖與祖狄羅有潛質接他的班。

4. 五月四日《信報》「林行止專欄」有這樣一段:「基金公司大都設於巍峨大廈,有布置雅麗堂皇的辦公室,基金經理衣着入時、談吐文雅夾雜着連串一般人似懂非懂的財經名詞,私底下尤其是那些市場買賣手則穢言穢語,多年前有位女交易員便因聽不慣交易所中的『粗口』而考入本報當記者。」正常之至,當男士身沾銅臭,或加上黃霑、張立等才子耳濡,形諸於外,嘴巴自然難得乾淨了。

5. 薛凱琪除了在低質劇集《學警雄心》成為苗橋偉等 veterans 外唯一焦點,近期也乘勢推出專輯《Funny Girl》,以 real 檔試聽過,水準可維持,Fiona 廣府、英、法語並用,但〈拒絕畢彼特〉無法像〈奇洛李維斯回信〉大熱。如果要我選三支會是〈男孩像你〉、〈Zentrix〉、法語歌〈Si j'etais Carla〉(If I were Carla)或中文版〈我想留低〉。

Thursday, May 05, 2005

五四過後扯談

昨日五四,敝人應景文章寫不來,今天五五,節日過後扯談卻輕鬆。五四新思潮如德先生與賽先生者,其實在近年流行的網誌(敞人向喜稱博格)體現不少:人人主理一個(或數個)網誌,思想自由廣佈(雖可反被 block),可謂民主。至於科學精神,達到如胡適之所言的「大膽假設」博客太多,反是「小心求証」稍缺,但也有一些較好的例子吧?以後要緬懷五四、慶祝青年節盡可 blogging!(1949年中共始定五四為中國青年節。)

近日本地網誌界對 blog 的論爭相當熾熱(有興趣可參考「聞見思錄」一帖),敝人越來越明白自己不是博客;即使新文化運動已過時,不才總先求言之有物。或如昨日《信報》專欄作者梁寶耳所言,八十六年前北京青年爭取的主題,比如「外爭主權,內除國賊」,在今時今日仍有號召力。部份情景亦可謂大同:今日對手依然是日本與外國列強,青年仍舊激憤地示威擲物,政府也有平息抗議,不過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