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pril 19, 2005

查布洛的電影觀點

查布洛

在《如何拍電影——夏布洛觀點》書中,新浪潮健將查布洛(Claude Chabrol,港譯)指電影創作者可以分為兩類:說故事的人(storyteller)與詩人(poet)。簡單而言,說故事的人(譯為「說書人」或較佳)能把故事娓娓道來,有條而不紊,他們容或沒抱有特別的世界觀或信息,要藉媒介去表達。但查氏認為即使作品內涵欠奉,導演如能嫻熟地駕馭電影各項要素,都是「很了不起的電影創作者」。

對查布洛而言,詩人就是具有世界觀的人,他們能以與別不同的想像力和眼光觀照人生,詩人比前一種導演「先天上就來得尊貴」,但也拍下影史上的劣作。(我對這個很有同感,也可以舉寺山修司的《上海異人娼館》[1981]作一例。)詩人的作品具有實驗性,所以往往比說故事者難看。查氏指友輩高達(Jean-Luc Godard)就是「被他自己的形式所出賣」,無法獲更多觀眾所理解。

這個分類當然籠統了,很多導演也難歸類,正如查布洛說 Julien Duvivier 是法國偉大的說故事者,但認為他也抱有一些悲觀的看法。不過兩者妙在可以互相轉化:說故事者若有了世界觀,便可晉身詩人;詩人也可放棄一直堅信的觀點,變成一個說故事的人。查氏自稱曾為養家變成說故事者,他點名的 Richard Thrope 與 Gordon M. Douglas 都是箇中能手(兩者均活躍於三十至五十年代美國的低成本製作),並讚譽劉別謙(Ernst Lubitsch)的獨特筆觸("the Lubitsch touch")。

無庸置疑,劉別謙所開創的喜劇風格是影史奇葩之一,其他人學不來,即使是承其衣缽的比利懷德(Billy Wilder),老劉單憑這個筆觸已可進萬神殿了。如果你想感受一下這種觸動,建議你找他的《學生王子》(1927, The Student Prince in Heidelberg):裏面有一幕王子與情人隔牆未得相見,拿一物互拋(那物我忘記了),王子翻牆而過,與女對話起了糾葛,遠鏡推軌,王子追著女子三停落幕,一氣呵成;逗趣又雅致。

返回主題,對了,查布洛還說看待一部電影有兩種方式——視它為「思考的作品」或是「感官的作品」。截然劃分當然不易,我認為可以光譜(spectrum)形式看待,思考性與感觀性各置橫軸一端,中段便有很多空間。嗯,寇比力克(Stanley Kubrick)的《奇愛博士》(1964, Dr. Strangelove)應遠在思考的一端,《那年在馬倫巴》(1961, Last Year at Marienbad)應是靠近感官類。電影作者一樣,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一定是靠在詩人堆中,威廉惠勒(William Wyler)雖無復巴贊推祟的地位,storyteller 地位卻穩固,唔,岩井俊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