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pril 23, 2006

影劇月評──2006年4月

《花都舞影》劇本薄弱,但不損歌舞的可觀性

Francesco, giullare di Dio (1950) ‧Roberto Rossellini
[7] ─ 電影由一連串關於聖方濟(St. Francis)及其弟子的軼事、趣聞片段組成,雖然和天主教信仰有關,但全片宗教氣息不強,拍得清新怡人,兼富趣味人情味,可以普通人物傳記片看待。導演羅塞里尼依舊選用大量非職業演員,甚至有真正的修士,用人得宜,焉能不讚?

An American in Paris (花都舞影, 1951) ‧Vincente Minnelli
[8] ─ 一個美國畫家泡妞的故事,但敘述角度早現問題,劇本之後更越見薄弱。但這齣經典的歌舞劇電影,有三個可作彌補的賣點:美國作曲家蓋希文(George Gershwin)的著名樂曲、主角真基利(Gene Kelly)施展的雄健舞姿,以及導演明尼利義無反顧地締造的花俏場景和調度。一場極致的視聽盛宴。

Viaggio in Italia (義大利之旅, 1954) ‧Roberto Rossellini
[6] ─ 又名《The Strangers》,描寫一對英國夫婦,在意大利拿不勒斯古城相持的日子。1955年法國《電影筆記》(Cahiers du Cinema)的十大電影第一位,被不少影評人目為傑作(masterpiece),亦收到安東尼奧尼(《迷情》)、高達(《Le Mépris》)、褒曼(《Beroringen》)的各式回應,甚有影響力。但現在看來,此作在運鏡、剪接、聲音運用、演員演出方面頗見粗陋處,名大於實,個人不大滿意。

胭脂虎 (1955) ‧秦劍
[6] ─ 光藝公司的開山粵語片,由秦劍編導,紅線女飾演一個欲替亡母報仇,投身秦樓的奇女子。片中不乏當年粵語片的老套(比如老母被鄉紳迫死、推大石出血漿等),但拍來穩紮穩打,故事發展後來觸及情欲、倫常等主題,更添趣味。紅線女演性格大變後的「胭脂虎」,相當搶鏡,兩次載歌載舞亦見精采。

The Life and Death of Peter Sellers (彼德斯拉笑面看人生, 2004) ‧Stephen Hopkins
[6] ─ 由 Roger Lewis 撰寫的英國喜劇演員 Peter Sellers 的同名傳記改編。電影和書一樣,由Sellers 步進影壇開始,大肆描述他在鏡頭後的狂暴放縱。本片不乏出格處理,蘇菲亞羅蘭、寇比力克、Blake Edwards 亦一個個魚貫登場。Geoffrey Rush 的表演交足功課,即使稍欠浮滑,亦屬非戰之罪。

Maria Full of Grace (萬福瑪麗亞, 2004) ‧Joshua Marston
[7] ─ 導演首部作品,描寫一位哥倫比亞少女失去工作,偷運毒品到美國的經過。西班牙語片,注重細節描寫,真實節制,卻牽動人心。看時想起《Boys Don't Cry》(1999),風格類同,演員一樣傑出;後來知道掌鏡者同為 Jim Denault,但本片的火候明顯更佳。

Lackawanna Blues (藍調人生, 2005) ‧George C. Wolfe
[5] ─ 改編自 Ruben Santiago-Hudson 的自傳獨角劇,講述主人翁在他敬愛的 Nanny 庇佑下,於紐約州拉克萬納市的黑人社區成長。全片以 MTV 風格拍攝,穿插各色人物,配以大量黑人藍調、R&B 樂曲,僅達到悅目之效。唯主角 S. Epatha Merkerson 的優異表現還是值得一提。

My Dad Is 100 Years Old (我父親羅塞里尼, 2005) ‧Guy Maddin
[6] ─ Isabella Rossellini 親撰劇本,以追憶其父羅塞里尼(Roberto Rossellini)的短片,在代表其父的大肚腩之外,Isabella Rossellini 分飾了希治閣、費里尼、差利、以及其母親英格烈‧褒曼等,並由《The Saddest Music in the World》導演執導。片中有抒懷、獨白、電影形式爭論的段落,充滿感情,亦不失幽默。

Warm Springs (溫泉療養院, 2005) ‧Joseph Sargent
[6] ─ 關於美國第32任總統羅斯福患上小兒麻痺症後,利用喬治亞州西部的溫泉治病,以及成立 Georgia Warm Springs Foundation 的經過。這 HBO 電視電影去除深度心理描寫,基調正面勵志,容易消化;羅斯福和夫人 Eleanor 分別由 Kenneth Branagh 與 Cynthia Nixon 演繹,形神俱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