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December 16, 2004

來自北歐的《尤根.奧列金》

2002年12月中,拉脫維亞國家歌劇院(The Latvian National Opera, LNO)首次訪港,在音樂總監兼指揮林克維席爾斯(Gintaras Rinkevicius)領導下,上演柴可夫斯基的名作《尤根.奧列金》(Eugene Onegin)及威爾第的那布果(Nabucco)。我在15日於香港文化中心,觀看了前一齣作品的尾場演出。

四位女角的合唱揭開了歌劇的序幕,第一場中,數十位演員熱鬧地跳演慶祝收割的群戲,他們唱歌跳舞,不時歡呼尖叫。歌劇團處理作品中喜悅群舞的場景很出色, 帶著濃濃的鄉土風味,你可以在第二幕的農莊舞會得到充份引證。這可能與劇中素淨樸實的服飾,以及傳統簡潔的佈景有關。導演善用舞臺燈光和場景,成功營造不同氣氛、以至戲劇性的場面,例如主角奧列金決鬥中殺死朋友的一幕,槍聲一響,肅殺的深藍瞬間變爲血紅色,充滿緊迫力。輕鬆有趣的是,第一、二幕女角都時常倒地,特別是第二幕中奧爾加(Olga)被倫斯基(Lensky)辱駡後馬上不支倒下,接著當男角離開後,五、六人(包括奧爾加)又再度倒地,這個滑稽場面令不少人都撲哧一笑。

在管弦樂的表現方面,伴奏的拉脫維亞國家歌劇院樂團(LNO Orchestra)有穩定的演出,指揮林克維席爾斯處理速度適中,技巧嫺熟柔美。不過樂團的弦樂似乎稍稍偏弱,管樂器聲較突出;雖然銅管樂器在高音聲部偶有瑕疵,整體上聲質仍屬沈厚。另一方面,歌劇院合唱團(LNO Chorus)卻具一流水平,男女聲部協調均勻,音色甘甜,輕重有序。比方說,起始農民爲慶祝收成而高唱,而合唱團著實唱出帶泥土味的金黃色。顯然地,管弦樂團尚有進步的空間,但兩者的配合依然緊密平穩。

事實上,這次來訪的歌者均非泛泛,聲樂水準上佳,幾無可挑剔之處。當中以飾演倫斯基的男高音演繹最佳,感情豐富,尤其在決鬥之前感懷身世的一場詠歎,白雪茫茫中寄託無限傷感。演出泰坦安娜(Tatyana)的女高音氣質不俗,歌藝佳。可惜她與男主角的合作沒有刷出火花,乃至最尾一場激蕩求愛的場面張力不足,可能因此,我認爲她對深度感情的抒發仍可改進。而這次飾演主人翁奧列金的男中音,來自莫斯科大劇院(Bolshoi Theatre),受俄國正統的訓練出身,演出四平八穩。他表現出奧涅金的一貫冷漠,但堅定有餘,不羈、玩世味道卻欠奉。全劇中惟吟唱詩作的配角崔奇 (Triquet)的選角稍遜,聲音不夠甘醇,演員亦較年輕,喜愛賣弄,以致顫音太多。

柴可夫斯基曾親身感受華格納的鉅作—《尼布龍根指環》(Der Ring des Nibelungen)首演的震憾,故僅將《奧列金》稱爲一組「抒情場面」(lyrical scenes),不敢加諸歌劇之名。不過,我認爲後者另具獨有的魅力,倘若各位有機會入場觀賞,自會發掘出來。而這齣來自北歐的《尤根.奧列金》,亦絕對是一套水準之作。

後記:這原載古典音樂網的文章,亦是我的第一篇樂評,與〈《尤根.奧列金》中的柴可夫斯基與普希金〉是姐妹篇。畢竟是近兩年(2002年12月)的舊文,現在看來還是幼嫩點,可修正之處甚多。不過為作敝人賞樂路上的見証,僅作譯名的更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