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y 21, 2005

Amartya Sen 的「安妮荷爾時刻」

麥克魯漢(右)與活地阿倫(中)的 Annie Hall moment

五月二十日,《信報》「原是物語」專欄轉述了《華爾街日報》的文章,為敝人介紹了一個「安妮荷爾時刻」(Annie Hall moment)。本來想原文抄錄,但講《安妮荷爾》的一段連續出現四個英文名稱錯誤,不介意的話先由我操刀簡介。(查《華爾街日報》原文未見問題,只能說作者抄錯,但報社編輯連六十年代炙手可熱的傳媒學者麥克魯漢三次有誤也放過,似乎有點……)

安妮荷爾》(1977)有這樣一幕:活地阿倫(Woody Allen)排隊看戲,後面一中年男士由貝克特開始,向女伴滔滔不絕,活地指他胡解麥克魯漢的理論,該男士則表示自己在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教傳媒理論,不會有誤。接著神奇的事發生了,活地竟在別處拉來麥克魯漢(Malshall McLuhan),麥氏親自指斥男子亂解一通,還能誤人子弟,活地阿倫最後加句:"Don't you wish life were like that?"

當然,敝人腦海中深印象的「安妮荷爾時刻」還有很多。不過《華爾街日報》用這個名詞去形容印度裔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Amartya Sen(現時研究貧窮的權威)二月在港演講遭遇的事,則甚為傳神。以下敝人會「挪用」專欄部份文字:話說當時 Amartya Sen 「認為脫貧必須首先改善醫療制度,他特別表揚毛澤東,認為中國在文革時期推行的國有醫療制度,為國家日後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並列出一大堆數據去支持他的論點」。

不過台下有從事金融業的單偉健發言,「他介紹自己在文革時期曾是『赤腳醫生』,親眼目睹農村地區的醫療制度崩潰」,認為「國有醫療制度是行不通的」。他說八十年代遊台,被那處的醫療打動,「並指出:『假如人民有權選擇,沒有人會選擇當時的醫療制度。』大家可以想像到當時氣氛是如何尷尬。」其實 Sen 若能在中國土地上避重就輕,不沾這大膽理論,斷不會這樣給戳破。以後吹牛皮,切記要提防「安妮荷爾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