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November 02, 2005

再談用英語聊天

上次提到混血兒安德烈所指:香港大學生不會用英語聊天;本來意猶未盡,因雜記文體所限,現在有新文可引,不妨再談談。

《信報》「原是物語」專欄十月二十日寫道:「……安德烈說大部分學生不會用英語交談,這是事實。年輕人的英語語文能力差,自然沒有興趣閱讀外國書籍或雜誌,亦不會聽英文歌,更不會嘗試認識外國文化,自然不懂如何跟外國人打交道。每次我們公司的年輕人要接待外國客戶,他們總是結結巴巴,摸不客戶心意。香港人的生存之道就是要懂得外國文化,比中國同胞更能推銷中國,如果沒有這優勢,香港還有什麼價值?」

孔少林指本地年輕人的英語不濟兼不懂外國文化,並特別推崇新加坡:「新加坡有咖啡館、茶室,年輕人說一口好英語,有大書店,內有各式外國書籍。」從營商角度而言,沒有人會有懷疑新加坡人的英語和專業能力(雖然 Singlish 亦有被揶揄時)。但除硬件以外,新加坡本身的文化水平不見得比香港高明;即使有各式外國書籍,大多數人還是首選實用工具書類,其本土的特色文化也較香港貧瘠多了。

平心而論,香港大學生英語能力並不比其他地方差。無法用英語與外國人聊天,問題是出在個人的文化修養上;因為閒聊與課堂的討論不同,雙方要不斷發掘、製造共同話題,方能「雞啄唔斷」。若和與你所學背景有異的外國交流生交談,只會問他在此習慣嗎?到過廟街、山頂、或海洋公園沒有?這個閒談就很難繼續、深化下去了。試想,港人會有好氣去和一個以為香港在日本的老外談天嗎?

要了解和懂得外國文化,需要時間浸淫,並不是「三個月學成外語」後就會自然而來的,何況單要對一門外語有所大成(如喬志高之對美語),必須對該地文俗有極深厚的理解。當然,懂得外語對了解他國文化一定事半功倍,但亦非先決條件。香港著名軍事評論員馬鼎盛英語不通,不過一說到世界史地、或在電台與「香港第一才子」陶傑談天論地,可也游刃有餘。

專欄作者徐詠璇隨後在報上為港大學生回嘴,質疑安德烈與本土學生沒有來往,也和他自己的「優越感」及「安全感」有關。其實肯到香港交流的學生,一般已較開放;而且安德烈的母親是華人,曾經出任台北市文化局長,對中國文化不見得茫無頭緒。我看徐女士還是反躬自問,鼓勵中外學生多加交流才是。如我上次所言:我們應要「有其他素養和詞彙,與老外閒話家常」,甚或亂談一氣。

最後提提一件教我面紅的事:大學二年級時要上網球課,有次和班上唯一的美國交換生談起電影,發覺那男生當時已涉獵的歐美經典遠超於我,且用 "Fritz Lang was from Germany" 更正了我。你以為他讀電影?原來卻是工商管理哩!